113年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競賽活動 「卓越煥發、特色飛揚」從小開始深耕健康

今(113)年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延續合辦「健康促進學校特色獎勵競賽活動」,運用「第三代健康促進學校」八大標準,包括:政府政策與資源投入、制定全校性健康政策、涵蓋全校成員投入、學校與社區互為夥伴、健康融入學校課程、建構學校物質環境、營造學校社會情緒環境及善用健康服務與資源等,遴選出符合全人、全校、全社區、政府層級合作模式,今年的獎勵競賽活動獎項分為「卓越獎」(金質獎、銀質獎、銅質獎及推動獎)及「特色獎」(社區夥伴獎、創新課程獎、支持環境獎、健康服務獎),共計有17縣市108所學校報名,最後決選50所學校獲得殊榮。

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於6月27日(星期四)假臺大國際會議中心聯合辦理成果發表會,表揚獲獎學校及其所在地之地方政府教育局(處)與衛生局共計12縣市,以鼓勵縣市學校對學童健康促進的用心推動。

卓越獎–優良典範,全員巧推健康校園

「卓越獎」以111學年學校的體位適中比率、裸視視力不良率及特定年級的未治療齲齒率三項數據指標均優於該縣市平均值門檻,各項健康策略指標成效表現優異為評比的標準,共遴選出金質獎3校、銀質獎5校、銅質獎15校、推動獎7校,其中卓越金質獎由3所中小學獲得,特色說明如下:

  1. 宜蘭縣凱旋國中:「用健康營造一所優質的學校」為目標,將健康促進的觀念自然內化於學校課程及日常生活之中,譬如:校內師生落實每天下課班級戶外運動;校園實施節能減碳、垃圾減量;選拔「凱旋之星」樹立良好品格之楷模。透過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習效率,並達到正向情緒功能,營造一個安定的學習氛圍。
  2. 屏東縣高士國小:學校以健康、幸福及生活作為推動主軸,透過校本課程結合民族教育、食農教育及生態永續,建立將議題策略向下扎根至幼兒園的政策。以口腔保健為例,護理師教導家長潔牙技巧,在家時,確實幫助孩子潔牙;在校時,早餐與午餐後,班級導師能與學生一起落實全班督導式潔牙;透過美齒王子公主活動,獎勵零齲齒的學生。完整的措施有效降低學生齲齒率,也增進親師生共同養成健康促進生活。
  3. 新北市插角國小:學校的健康促進政策目標為「健康正5悠遊,共學樂4森活」,透過連結學校周遭的社區資源,如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及滿月圓等商家,提供三環森林步道及導覽,或是結合自然生態環境,發展特色水域安全教育–「熊空溪溯溪課程」,將課程戶外化及提升跨素養教學,達成師生正向成就,共創幸福校園。

特色獎–強化校園推動特色策略

「特色獎」以具備創新、創意、創見的社區夥伴獎、創新課程獎、支持環境獎、健康服務獎四項獎項各5校,共20校獲獎。

  1. 社區夥伴獎:學校能具體展現與社區結盟的歷程,支持當地文化特色,將社區資源引入學校,而學校亦能將健康策略回饋社區,保持雙向互動的夥伴關係。獲獎學校包括:新北市石門國小、彰化縣東溪國小、嘉義縣鹿草國小、屏東縣仁和國小、屏東縣南和國小。其中2所學校進行分享:

新北市石門國小:學校與社區簽署「健促口腔合作備忘錄」,結盟衛生所及民間團體組織引進相關健康資源。而學校也能重視社區的需求,如幫助社區長者進行假牙清潔,帶領學生至社區用閩南語宣導口腔保健,將所學知識行動回饋社區及自身家庭。

嘉義縣鹿草國小:學校深入分析社區的健康問題,積極與鹿草鄉公所、農會或活動中心等社區組織,形成互助互惠的夥伴關係,如在地青農入校指導食農教育,增進學生對食物與環境的連結;而學校讓師生透過社區踏查,協助完成鹿草鄉《鹿情草青》鄉土教材。

  1. 創新課程獎:學校能集思研發創新健康教學課程,並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發展出不同的教學教材,以提升學生獲取健康知識與實踐健康行動的機會。獲獎學校包括:新北市雲海國小、臺南市甲中國小、臺南市官田國小、彰化縣平和國小、新竹縣光明國小。其中2所學校進行分享:

臺南市官田國小:學校研發「小奧利佛的健促奇幻旅程」課程,透過自編的繪本教材,讓學生從圖文故事認識在地特產,並培養學生從土地到餐桌的觀念,讓學生親手料理,完成謝師宴感恩餐會。

新竹縣光明國小:學校打造「健康攻略王創意教具益智遊戲主題教學」,由教師團隊研發創意遊戲教材,依據健康指標議題設計題目,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覺察、思考到落實健康行為。

  1. 支持環境獎:學校善用創意落實健康新策略,建構安全及永續兼具的物質環境,提升友善且愉快的校園氛圍,活絡親師生人際網絡,培養自尊及自信的正向生活態度。獲獎學校包括:臺北市雙溪國小、臺南市新南國小、雲林縣樟湖生態中小學、嘉義縣竹村國小、嘉義縣新埤國小。其中2所學校進行分享:

嘉義縣新埤國小:善用校園25個場域與周遭的多元生態環境,融入美學、語文及自然的課程,成功打造「校園樂活地圖」,引領親師生與社區民眾一起來養成健康生活。

臺南市新南國小:「芽芽搬家趣」是學校象徵快樂學習的公共藝術,透過各種節日布置主題活動,讓全校師生感受溫馨和樂的校園氛圍,並定期透過校園生活問卷等評估方式,瞭解環境營造對師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1. 健康服務獎:學校針對師生健康需求,提供相應的健康服務,積極結合校內及社區相關醫療保健資源,並針對推動前後數據,不斷改善學童主要健康問題。獲獎學校包括:新北市麗林國小、臺南市左鎮國小、嘉義縣梅北國小、屏東縣春日國小、新竹縣成功國中。其中2所學校進行分享:

屏東縣春日國小:學校積極評估推動健康服務後的成效,持續為校內師生提供可近性高的健康服務。提供「夜光天使」營養晚餐,幫助學生養成均衡飲食習慣,落實自主健康管理。

新竹縣成功國中:學校針對視力保健問題,結合校內外醫療單位資源進行衛教宣導,並於校園推動「成功把eyes找回來」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師生一起走出教室,落實健康用眼行為。

在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攜手帶領之下,健康促進的觀念逐漸深植於學校之中,藉此活動期待有更多的學校都能依照各校特性,營造多元與包容性的校園環境,重視全校教職員工生的健康需求,共同養成健康的生活,從小開始深耕健康,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